导航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治疗仪 >

中医靶向治疗仪,中医靶向治疗仪器

发布时间:2025-05-25 06:05:06 作者 :医疗器械网 围观 : 0次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医靶向治疗仪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医靶向治疗仪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胆管癌手术后5年存活率高吗?

胆管癌手术后5年存活率高吗

中医靶向治疗仪,中医靶向治疗仪器

肝外胆管癌手术后5年存活率约20%~40%,肝内胆管癌术后5年存活率约35%~45%。胆管癌是发生于胆道系统各级胆管的胆道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,分为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。胆管癌的病因还不完全明确,与感染、肝内结石、自身免疫性因素、化学因素等诱发因素有关。

胆管癌恶性程度高,预后极差。肝外胆管癌手术后5年存活率约20%~40%,肝内胆管癌术后5年存活率约35%~45%。其生存率与肿瘤期别、治疗情况和患者身体情况等有关。肿瘤期别越早,治疗越早,生存率越高。在治疗情况方面,初次手术后癌肿残余灶越小,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和其他治疗越敏感,则生存率越高。

目前,胆管癌的治疗仪手术治疗为主,可辅以化学治疗、放射治疗、分子靶向治疗,需结合肿瘤发展情况、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。建议癌症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,发现疾病时一定尽早进行治疗,以提高预后。

本内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胰胃外科 主任医师 田艳涛审核

点这里,查看医生回答详情

2022医保报销目录?

国家医保局近日公布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。本次调整中,共计74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,包括谈判调入的67种独家药品和直接调入的7种非独家药品,谈判成功的独家药品平均降价61.71%,另有11种临床价值不高的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。调整后,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2860种,将于2022年1月1日执行。

  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本次调整实现部分目录内药品再次降价,为性价比更高的药品腾出基金空间,实现药品保障升级换代。同时,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,部分药品的支付限定被取消,新纳入药品精准补齐肿瘤、慢性病、抗感染、罕见病、妇女儿童等用药需求,扩大受益人群,大幅提升药品可及性和用药公平性。

  为更好满足患者对新上市药品的需求,本次医保目录调整中着重增加了近年来新上市的药品。以甘露特钠胶囊为例,该药品是中国原创、国际首个靶向脑―肠轴的阿尔茨海默症治疗新药。“药品进入医保释放出国家支持新药、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鲜明导向,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开展新药物研发的信心。”“九期一”研发生产企业、绿谷(上海)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金河说。

  抗流感新药速福达在获批8个月后通过谈判纳入医保,这是20年来获批治疗流感的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单剂量口服药物。“在流感和新冠病毒‘双流行’的严峻形势下,高效创新抗流感药物在国内刚获批上市即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,体现了国家为造福更多患者所做的努力。”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许洁教授表示。

  公众关注某120万元一针的“抗癌神药”为什么没进医保?“目录调整首要工作原则是‘保基本’,基金测算工作是实现‘保基本’的重要防线。在整个基金测算工作中,职责定位是充分评估基金和患者的负担水平,测算给出可承受的建议支付标准。”2021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基金测算专家组组长郑杰介绍,120万元一针的“抗癌神药”因价格远超基金承受能力和老百姓负担水平,不具备经济性而未通过评审,未来,国家医保局会继续杜绝天价药进医保,守好老百姓保命钱。

  在今年的调整中,国家医保局严格把握药品的经济性,经初步测算,新增的74种药品预计2022年增加的基金支出,与目录内药品降价等腾出的基金空间基本相当,因此近期不会明显增加基金支出。从患者负担情况看,相比原市场价格,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,本次谈判预计2022年可累计为患者减负超300亿元。

  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医靶向治疗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医靶向治疗仪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相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