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航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治疗仪 >

偏瘫康复治疗仪,偏瘫康复治疗仪有用吗

发布时间:2024-09-29 00:03:31 作者 :医疗器械网 围观 : 0次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偏瘫康复治疗仪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偏瘫康复治疗仪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电脑中频治疗仪适不适合治疗脑梗塞引起的偏瘫?

并不适合治疗的,电脑中频治疗仪是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治疗仪器,针对于多种疾病,都有比较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。康复科、针灸科、疼痛科都是配备这种仪器的。这种仪器主要的治疗分为三个方面:第一、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。第二、可以引起骨骼肌的收缩,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,从而防止肌肉萎缩。

偏瘫康复治疗仪,偏瘫康复治疗仪有用吗

中风偏瘫怎样锻炼可以使肌肉不萎缩?

中风偏瘫怎样锻炼可以使肌肉不萎缩?

很多中风后的患者并没有得到第一时间的康复治疗,等来到康复科时会发现,患侧肢体已经有了肌肉萎缩,这对患者的恢复是非常不利的,这和大家得病后要多卧床休息的传统观念原因有关。

首先,早期介入康复治疗,这个很关键。在患者发生中风后,理论上第二天就可以进行康复的早期介入治疗。当然了,前提是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。

针灸治疗,早期给予患者针刺治疗以醒脑开窍,疏通经络。同时对肌肉有一定的刺激作用,也促进感觉的恢复。

被动活动,通过治疗师的帮助,让患者的患者活动到最大的活动范围,防止出现关节挛缩,并给予拍打刺激,以促进患者通过逆向反馈到大脑,刺激相应的功能区重建,并可以促使肌肉收缩,减慢肌肉萎缩。

中频电治疗仪,可以通过相应的电频刺激,对患侧肢体进行刺激,这个和人工拍打的目的一样,但是效果更好一些。促进血液循环,也促进肢体的功能恢复。

中药熏蒸,把活血化瘀的中药加热,通过产生的热蒸气喷在患侧肢体,促进血液循环,减轻疼痛。活血化瘀,疏通经络。

等患者病情稳定,可以让患者进行主动训练,前期可以在治疗师的辅助下进行锻炼,这个主动锻炼非常重要,患者自己抬一下胳膊比别人帮助被动抬一百下还要有意义。主动锻炼永远都是摆在第一位。

其实中风患者稍微有一点肌肉萎缩并不是什么大事,这个完全可以通过后期锻炼恢复。重点是能第一时间送医院,并及时进行康复介入治疗,并能够持续的坚持康复训练。

我是康复科李医生,点击右上角关注我,远离亚健康,享受健康生活。

要使中风偏瘫的病人肌肉不瘫痪,只有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对肌肉进行刺激才不会使肌肉萎缩。

对于中风偏瘫的患者来说不同地方的瘫痪锻炼后的方式是不一样的。比如上肢瘫痪,可以通过上肢关节不断的伸展收缩,开始通过被动活动进行锻炼,一段时间后进行主动活动来锻炼。也可以通过双手指不断抓东西、拿东西来锻炼双上肢的肌肉。开始先用双手拿比较大的东西,比如苹果、书、碗、馒头、筷子,再锻炼双手拿比较小的东西,比如黄豆、瓜子、花生、米粒等。最后在锻炼上肢手指的精细动作,比如用筷子夹花生、夹黄豆、夹菜吃饭等动作,只要长期坚持锻炼就有可能使偏瘫的肌肉不会萎缩。再比如下肢的瘫痪,同样开始进行被动活动来锻炼,后期通过主动活动锻炼,可以在床上前屈、背伸、旋转足部的腕关节,同时屈伸膝关节,抬腿等活动,等关节活动灵活后,再在家人的搀扶下进行下地走路,每天坚持锻炼半小时左右,就可能不会使下肢肌肉瘫痪。

关注“医学慕课”头条号,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

首先要相信科学与自己的毅志力,科学的饮食第一重要。自己的心情要开朗和充满希望,多学习身体穴位的按摩方法,天天坚持身体按摩,天天要坚持体能活动的锻炼。从专业运动员身上人们可以学习到,不惧疼痛的坚持恢复锻炼,就会有最好的恢复结果。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坚持吃药……。看到那些得了病的人,真是痛心!谢谢!

脑梗死锻炼方法是什么?

脑梗死锻炼方法是什么?

脑梗死锻炼方法包括失语康复、吞咽障碍康复、抗痉挛体位摆放、关节主动和被动训练、活动训练、日常生活训练等。

1.失语康复:包括呼吸训练、舌肌训练及唇肌无力训练等发音体系相关肌肉训练。

2.吞咽障碍康复:包括摄食训练、咽部刺激与空吞咽训练、吞咽障碍康复等。

3.良姿位摆放:良姿位即抗痉挛体位,是早期抗痉挛的重要措施之一,能够使偏瘫后的关节相对稳固,可以有效预防肌肉痉挛,同时也可预防以后出现病理性的运动模式。

4.关节主动和被动训练:肩、肘、腕、指、髋、膝、踝、趾关节做相应的活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,避免关节僵硬,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、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,提高下肢肌肉力量。

5.活动训练:循序渐进地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,内容包括坐位耐力持久、起立、站立平衡、步行、慢跑、日常生活作业,逐步加大强度。

6.日常生活训练:主要是上肢的锻炼,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,如自己梳头、穿衣、解纽扣等,以及参加打乒乓球、拍皮球等活动,逐渐做到日常生活自理。

脑梗死由于梗死部位不同,症状也不完全相同,锻炼方法需要根据症状确定,长期坚持规范的锻炼,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。

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时素华审核

点这里,查看医生回答详情

急性脑梗,康复训练方法

急性脑梗塞患者,只要神志清楚,生命体征平稳,血压值平稳,病情不再发展,48小时后家人或看护人员即可帮助其进行功能锻炼,康复量应由小到大,循序渐进进行。

1、Bobath握手:将患者的五指分开,家人的手指压在患手拇指下面,其余4指相应交叉,并尽量向前伸直肘关节,带动患者的手上举,在30度、60度、90度、120度时,可视情况保持5—15分钟左右,手不要晃动,不要憋气或过分用力。适宜神志清楚,生命体征平稳病人。

2、桥式运动:病人平卧,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或上举,双足抵于床边,助手压住病人双膝关节,尽量使臀部抬离床面,并保持不摇晃,两膝关节尽量并拢。做此动作时,抬高高度以病人最大能力为限,病人不要过分用力、憋气等,保持平静呼吸,时间可以从2秒开始,增至1-2分钟,每日可做2-3次,每次5下。

3、床上移行:病人以健手为着力点,健手握紧床头栏杆,健肢抬高离床面时顺势往上或往下做移动,即可自行完成床上的移动。如病人健手力量达到5级,病人以手抓住床边护栏,健足插入患肢膝关节下向健侧或患侧翻身。

4、被动活动:适宜神志清楚和意识障碍病人,每日可进行2-3次。

肩关节屈、伸、外展、旋内、旋外等,以病人能耐受为度,昏迷病人最大可达功能,不能用力过大,幅度由小到大,共2-3分钟为宜,防肩关节脱位。

肘关节屈伸、内旋、外旋等,用力适宜,频率不可过快,共2-3分钟。

腕关节背屈、背伸、环绕等。各方位活动3次,不可用力,以免骨折。

手指各关节的屈伸活动、拇指外展、环绕及与其余4指的对指,每次活动时间为5分钟左右。

髋关节外展15-30度,内收、内旋、外旋均为5度左右,不可用力过猛,速度适中,共活动2-3分钟,各方位活动2-3次为宜。

膝关节屈、伸位,旋内、旋外等,共活动4-5分钟。

踝关节趾骨、趾伸、环绕位等,共活动3分钟。

趾关节各趾的屈伸及环绕活动 ,共4-5分钟。

5、良肢位的摆放:良肢位是为防止瘫痪病人早期肢体痉挛、肌肉萎缩畸形采取的功能体位,贯穿于瘫痪患者治疗的全过程,在发病初期尤为重要,是康复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。通过良肢位的摆放还有助于关节保护,防止足下垂压疮、肺部感染、尿路感染、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出现。

生活道认为,这个真是不可一概而论的。

需要患者去康复医院做一个评估,因为大脑的病患和别处不同,大脑不同部位的堵塞,会出现不同的症状的。

有的是堵塞的对侧肢体出现了问题,有的是出现了语言问题,有的是出现脾气等问题的。

不同问题的康复锻炼方式不同的,一般分为物理,运动、言语,加上中医的针灸、按摩等。

自己不可盲目锻炼,防止锻炼相反了,出现了过早走路等等问题。康复理疗师的办法一定是有针对性的。可以去康复那里评估下,然后知道了怎样锻炼,人家医院都会给出方案的,有了方案后,在那里锻炼后,知道方向了,由于经济原因等,再出来自己锻炼也好的。

脑梗死的康复指南指出,应在起病后24h,即进行评估患者是否具有康复指征,若无明确的禁忌症,即可开始康复训练。具体的康复方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

1、意识障碍的康复。可采取神经反射区电刺激以及味觉、嗅觉、听觉等刺激的方法,改善患者的意识水平。

2、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。包括记忆力、注意力以及执行能力的训练。

3、吞咽功能的康复。可采取低频电刺激、食管扩张术和针刺治疗。

4、运动和感觉功能的训练。包括良肢位摆放,坐位和卧位平衡训练等,应鼓励患者更多的患侧卧位,加强在床上的翻身训练以及卧位和坐位的转换训练。

5、语言功能的康复训练。包括口语训练、听理解训练,可借助言语治疗仪和辅助沟通交流系统达到交流的目的。

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,大多数病人的功能可以改善。

这哪能却定呀,如果病人重,就得家人帮忙锻炼,哪块不好适锻炼那块呗。病人如果轻,能动,就用好手帮着坏手锻炼,就象我家人那会右手不好用,他老用左手活动右手,有时候我也帮着他按摩右手,他当时的右手,一个小小的桃核都拿不住啊。不过现在挺好,右手抗袋米也没事的,病得上了得有耐心,他那右手我给他按摩一个半月。

妈妈82岁有高血压、脑梗糖尿病,该怎么办?

在我看来。82岁的脑梗患者,生活护理才是重点,吃药就是对症治疗——也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;因为

1.既然是脑梗患者,虽然没有介绍,肯定是生活已经受限,比如自己能否行走、自己能否吃饭、自己能否上厕所?加上年岁大了,身体机能本身要退化,所以。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!

2.假若是不能坐、走,而只能卧床的话,给翻身、给擦洗背部,保持清洁卫生,防止褥疮发生。

3.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人,收缩压较高,舒张压较低,脉压差较大,血压波动性大,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,血压白天差异性较大,还会出现白大衣高血压和假性高血压。所以,我认为可以忽略血压的波动。

4.用药降压,不要把血压降得太低,或者希望值太高,降至150/90毫米汞柱以下即可。

5.长期吃一种药,是不是靶细胞受损,导致药效不明显。如此,可以换药服用试一试(谨遵医嘱),但不可擅自更改——加量或减量。

总之,这个年龄段的多疾病患者,就不要当做青中年人来对待,他们吃东西挑剔且吸收慢,完了排泄慢,行动慢,有病恢复慢。

久病床前无孝子,看似是贬义,实际上现实也是如此,用良好的心态,持之以恒侍奉老人,难!难!真难!(请保姆是另外一回事)。

一家之言,分享观点。

妈妈82岁,有高血压、脑梗、糖尿病,该怎么办?

谢谢邀请!

首先给你点赞!你很有孝心,老妈82岁了,还那么关心她老人家健康问题。

我是医生,也是一个老男孩,双重身份,假如是我的母亲,我会这样做。有些会遵守医学规范,更多地是想让她老人家舒服地走完人生的最后1公里。这是我处理此事的基本原则。

我有几点建议,仅供参考。

1、脑梗,绝不溶栓。糖尿病多半引起脑梗,高血压多半引起脑出血。溶栓风险很大,特别的高龄老人。不溶栓,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。

2、综合治疗。高血压还是吃氨氯地平,最好是长效的。血压不要降得太低,太低会加重头晕。如果在吃拜阿斯比林,继续吃,不用停药。普伐他汀可以吃。血糖也不要降得太低,当前可能比较理想吧。老年人,多器官损伤,用药尽可能简单,最好每天用药不超过5种。

3、加强护理。防止跌倒、做好个卫生、晒晒太阳和必要的康复治疗。

4、对症治疗。针对老人的主要诉求,减少老人痛苦,做好心理安慰。

最后,祝老人家健康长寿!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偏瘫康复治疗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偏瘫康复治疗仪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相关资讯